。。。。。

亲爱的困扰的初二学生:

我理解您所描述的困惑和困境,感谢您信任并寻求帮助。您描述的自暴自弃的状态、不良行为和消极情绪反应,确实需要认真对待和处理。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您提到的抽烟、喝酒、自残等危险行为可能是在应对内心痛苦和情绪困扰时的一种逃避方式。这种情况可能反映出“全有或全无”思维,即将自己的状态只分为极端的两种。我想问问您,是否有时您觉得自己无法应对内心的痛苦和压力,因此选择这些负面的行为来逃避或缓解?

其次,您提到与他人交流减少、变得沉默寡言,以及失眠问题。这可能反映出一种负面过滤的思维,即您可能更倾向于专注于消极的经历和情绪,而忽视了周围积极的事物。您是否有意识到自己开始避免社交或沉浸在负面的思维中?

针对以上问题,我建议您尝试以下策略:

  1. 挑战不健康思维:尝试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挑战“全有或全无”、“负面过滤”等认知扭曲,试着找出更客观、更积极的解释。
  2. 行为修改建议:尝试逐步减少和避免自我破坏的行为,探索其他健康的应对策略,如运动、听音乐、艺术创作等来缓解压力和情绪。
  3. 自我帮助练习:可以尝试使用情绪日记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观察负面思维的出现,以及思维转换练习来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

最重要的是,您不是孤单的,寻求帮助是正确的选择。保持开放的态度,接受自己的情绪和困扰,同时也鼓励您寻求专业心理健康支持。如果您觉得情绪压力难以控制或情况恶化,请不要犹豫寻求当地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改变需要时间和努力,但您并不孤独。继续探索和实践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相信自己可以走出困境,重新拥抱生活的快乐。祝您一切安好。

真诚的,
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