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高考焦虑:一次心理咨询个案的深入探讨

(一)案例背景简介

来访者小李,男性,18岁,在读高三学生。当前正面临高考的重大压力,生活节奏紧张,常与家人同住。小李选择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主要是因为他在高考前夕感到强烈的焦虑情绪,尤其是担心会在考试前一晚失眠,影响到考试表现。

(二)来访者主诉的具体心理困扰或问题描述

小李主诉自己患有焦虑症,并正在服用盐酸舍曲林,然而药物的副作用导致其经常感到嗜睡。他特别担心高考前一晚会失眠,甚至害怕在考场上睡着。小李的焦虑情绪时常伴随着惊恐反应,影响着他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他意识到焦虑情绪对自己的影响,但在实际应对时却感到无能为力,尤其在考前一晚的焦虑感尤为明显,导致他入睡困难。

(三)心理咨询师专业评估与问题分析

通过认知行为理论分析,小李的焦虑情绪可能源于对高考的高度重视和不确定性。他对考试结果的过度担忧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可能加剧了他的焦虑状态。此外,药物的副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情绪调节能力。咨询师观察到,小李在表达情绪时表现出紧张和不安,尤其在谈到考试时,身体语言显示出明显的焦虑。

(四)单次(仅一次)心理咨询过程与具体干预技术呈现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首先与小李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通过共情回应来减轻他的压力。咨询师表示:“我理解你在高考前感到的压力是许多学生都会经历的,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如何应对这个挑战。”接着,咨询师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放松技巧,指导小李进行深呼吸和渐进性肌肉放松,以帮助其减轻焦虑感。

咨询师还建议小李在考前一晚进行轻松的阅读或听音乐,避免过度紧张,并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以确保充足的睡眠。小李对这种方法表示理解,并表示愿意尝试这些技巧来帮助自己应对焦虑。

(五)咨询效果、当事人自我感悟与行动策略

在咨询结束时,小李表示他对如何管理考试前的焦虑情绪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了解到放松技巧的具体应用。他决心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尝试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定期进行放松练习。同时,咨询师建议小李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在临睡前使用电子设备,以提高睡眠质量。

(六)读者的启示与自助建议

本案例中,小李的经历突显了应对高考焦虑的重要性。读者在面对类似的心理困扰时,可以考虑以下自助策略:

  1. 练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和渐进性肌肉放松,帮助调节情绪。
  2. 合理安排作息: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充足睡眠。
  3. 保持积极心态:在压力情境中,尽量保持冷静,避免对失眠产生过度担忧。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若出现强烈且持续的心理困扰,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医疗机构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