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自打我变得有涵养,温柔之后,就要
尊敬的匿名来访者,
首先,我想感谢您对自己的成长和心理健康付出努力,并且勇敢地分享了您面临的困惑和挑战。在您的来信中,我能感受到您对维护理智和文明的态度的坚持,这本身就是一种令人钦佩的优良品质。
您描述的情况是当今社会许多人在互联网上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在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上,由于匿名性和距离感,一些人可能会表现出更为攻击性和冲突性的言行。这种负面的互动很可能触发您的不安和困惑。
在您的描述中,我注意到了一种可能存在的认知扭曲,即“全有或全无”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使您看待问题时只见事情的两个极端,而忽视了中间的更多可能性。例如,您可能认为只有通过忍耐和涵养的方式回应他人才是正确的,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方式。
针对这种困惑,我想提出几个问题供您思考:
- 您是否认为通过维持文明和理性的态度,就必须忍受他人的攻击和不尊重?
- 当遭遇到挑衅和攻击时,您是否可以选择停止争论或直接回避,而不一定非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 您是否会对自己的学识和教养过分苛求,导致对自己要求过高?
另外,我建议您考虑以下行为修改建议:
- 保护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有时候选择直接忽略攻击性言论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困扰。
- 学会设定界限,不必对每个攻击性言论做出回应,保持自我尊重和保护。
- 寻找支持的社交网络或线下社群,与那些能够理解您、支持您的人互动,感受温暖和支持。
最后,我建议您持续关注您的情绪状态,并且不断尝试新的应对方式。改变思维和行为模式需要时间和练习,希望您能保持耐心和积极性。如果您觉得情况严重影响到您的生活质量,也请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
希望我所提供的建议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应对困扰,和平地与困难相处。如果您有任何进一步的问题或需要更多支持,请随时与我联系。
真诚地祝福您健康和幸福。
心理咨询师